2011年3月15日17點14分,國匠城論壇:bbs.caup.net,發表了第一篇帖子“城市規劃原理里面經典的英文著作有哪些”,從一個稚嫩的問題開始,一個規劃人的知識交流平臺就逐漸出現在了大家面前。
這是國匠城發布的第一篇帖子,雖然看似是對國外規劃理論的追捧,但背后卻是大家渴望學習先進的行業知識,找尋適合我們國家發展的規劃理論,并運用到實踐中去的赤子之心。
圖:國匠城發布的第一個帖子
大家或許沒有注意到,只要打開論壇首頁源碼,在Desc描述中是這樣寫的: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理想城市規劃,更是城市規劃理想。
圖:國匠城論壇首頁源碼
或許我們認為,規劃行業追求的公平、效率、正義、人性、美好等價值觀,是城市中最需要的東西,即使某一天沒有“城市規劃”,這些城市規劃中的理想也會延續。
國匠城建立之后,成為越來越多規劃人每天打卡的網站。2013年10月21日,國匠城開始建設微信公眾號,從此一個自下而上的論壇逐漸走進了學者、管理者的視野。
國匠城三個字的含義,各人有各人的理解,但這個詞自確認之初就明確表明了規劃行業的“政策”屬性,“國”字當先。
同時希望在嚴肅的法條中,能夠用一種“匠心”去建設更加美麗的城市,希望能夠有許多人專注于對事物的“創造”。
如果國匠城只有“國”沒有“匠”,會缺乏創新的活力與對美好事物的執著,只有“匠”沒有“國”,則會喪失生存的土壤,喪失認知的格局。
國匠城專注于規劃師知識社群的建造,更多人認識他,是從“城市規劃原理”的學習開始的。
當年的大勢是城市的大規模擴張與大規模建設,大家更多關注的是項目的完成、方案的設計,規劃行業形成了一個小圈子,急功近利,一個人竟可以做完涉及幾十萬人口、幾十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,而且還可以得到主管部門的認可。
有些人堅持了“匠心”,有些人把“匠心”變成了快速搞定甲方的工具,順“勢”而為。
而大勢的變化總是出人意料,自然資源部的成立,使得規劃行業從關注“匠”,回到了關注“國”。國匠城的內容也逐漸的更加偏向政策法規、部門規章、規劃研究。
“自資部”成立初期,規劃師還未認識到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,當規劃師不能隨意增加用地指標、不得不一塊地一塊地的核對用地功能,不得不開始學習GIS,不得不駐場調研、駐場編制規劃的時候,大家才發覺真的變化很大。
規劃行業在變,有人可以求變,有人仍在堅守,無論怎樣,“規劃”作為人類對未來的預期與共識性安排,會一直存在,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,行業都會發生我們意想不到的改變,我們每個人都在改變中有發展的機會。
時至今日,國匠城10年,不僅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中國在過去的一年之中迅速成為世界的焦點,“十四五”規劃為中國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,中國正在“平視世界”,“中國的發展”成為了最值得去深刻理解的“大勢”。
國匠城10周年之日,沒有舉辦活動,也沒有更多的慶祝,這幾年行業跌宕起伏,大家經歷了太多,我們能做的,就是用知識進行持續的陪伴,國匠城不是“山珍海味”,是屬于我們規劃師的“家常菜”,陪伴大家每日學習,共同進步,這是我們不變的初衷。
國匠城未來會是怎么樣?堅持“城市規劃理想”,我們既能融入“國師”的邏輯體系,又能在實踐中和大家一起實現自己的“匠心”,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我們的城市空間中實現,這就是下一個10年國匠城,以及規劃師可以做的事情。
回到最初,如果今天是國匠城成立的第一天,你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?一定不會再是“城市規劃原理里面經典的英文著作有哪些”。那會是什么呢?
“國匠城——城市規劃行業知識社群”。一起重新出發,祝大家和國匠城10周年快樂。
感謝一直以來支持國匠城的各位小伙伴,感謝從論壇時代,到微博時代,到微信時代,到后微信時代,一直幫助我們的各位盟友,祝大家身體健康,工作順利。
本篇文章來源于微信公眾號: 國匠城
本站文章版權為國匠城所有,轉載請聯系郵箱:admin@caup.net。
最新留言
沒有課內說的鏈接嗎/"?